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林
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睡眠脑功能在正常生命活动及重大疾病发生中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精神压力增加,睡眠-觉醒障碍发生率升高,这也是很多精神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脑信息处理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异常等,更与很多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痴呆、肥胖、免疫功能失调有着重要关系,因此睡眠-觉醒障碍是不容忽视的“慢性杀手” 。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类型为失眠障碍和睡眠呼吸障碍,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为35.9%,我国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睡眠不足对健康有很多负面影响,在国际上已经有过详细统计:睡眠问题可造成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五个国家每年68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9-2020年因睡眠问题在澳大利亚造成医疗费用为354亿美元,其中睡眠呼吸障碍约131亿美元、失眠障碍约133亿美元、不宁腿综合征约90亿美元。伴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前后针对成年人的随访中,失眠发生率从25.4%增加到32.2%通过对5万余名居民进行线上调查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大众的心理问题普遍较为突出,而其中失眠的发生率高达29.2%。
睡眠时清除脑内代谢产物,有助于稳态调节,如果缺觉,补觉不能弥补熬夜带来的代谢损伤;睡眠剥夺影响炎症反应,可导致人体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代谢水平改变;在清醒状态下,神经元中DNA损伤的积聚会增加睡眠压力,在睡眠期间,细胞内进行了有效的DNA修复。多项研究证实睡眠障碍与2型糖尿病,睡眠时长与心血管疾病,睡眠与痴呆、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关系。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对三百万名孕妇进行为期六年的观察后发现,孕期睡眠障碍会显著增加早产的风险,其中孕妇伴失眠障碍出现早产的风险提高30%,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提高50%,Nature杂志发表专评,呼吁关注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睡眠问题,建议研发更多适用于孕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睡眠干预手段。还有研究显示环境温度、光线都会影响睡眠。
2013年Nature发表文章提出,为了研究睡眠的本质,亟需开展一个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人类睡眠计划”,以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中国脑科学计划。当前问题是目前从事睡眠诊疗的医务工作者多是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等学科的医生,并非睡眠医学专业背景,对睡眠疾病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是保障睡眠医学蓬勃发展的必要途径搭建规范化、标准化、整合多维度指标的睡眠相关数据库及研究平台,并建立集预测、诊疗和康复的多模态单共病一体化的信息挖掘方法,开创睡眠医学研究的新模式促进睡眠医学与多学科交叉。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hyxzzzzs.cn/zonghexinwen/2022/0414/629.html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投稿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