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居住环境能影响心理健康

来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衣食住行,每一项都与人息息相关。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最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受到衣食住行的影响。 影响人心理健康的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

衣食住行,每一项都与人息息相关。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最近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内心世界,也会受到衣食住行的影响。

影响人心理健康的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居住地的环境作为影响心理的社会因素,势必会对我们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

采光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是比较好的,和一间能看到外面风景的房子相比较,如果没有窗户的房间,即使灯光再明亮,时间长了也会让人们觉得压抑,因为缺少和外界的交流。在冬天阳光照射本来就是特别少的,如果在采光房间较差的房间呆较长的时间,人们很容易有抑郁症,这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缩短变化导致的。

1.贫困地区。生活在贫困水平高、教育水平低地区的人,大脑萎缩更多,认知水平,记忆力远低于常人。同时,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和脑萎缩。

除了光线,绿植也对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调研显示,居住在绿化较好区域的居民,其精神健康状态好于居住在绿化较差区域的居民。同样,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多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会让身处其中的人获得心理健康的改善。(大何)

如果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的话,最好选择南向的房子,因为城市的楼层普遍比较高,阴柔的光线遮挡比较多,因此大家最好选择有电梯的楼房。

2.人口密集地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拥挤、噪声和光污染可以直接导致人们压力变大。人天生就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同时,人也需要时间去接近大自然。如果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人会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3.水边。由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学、爱丁堡大学和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有水的地区附近的人,往往身心更加健康。大量数据表明,生活在水边的人,往往寿命更长,心态更加豁达。

4.绿地。抑郁症是人类心理健康的头号杀手,环境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老年人和中低收入人群,对抑郁更为敏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居住环境附近绿地越多,居民整体焦虑程度越低。

人们想要改变居住地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对生活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也是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帮助的。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医学杂志《神经病学》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提到,以下4种居住环境会明显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shyxzzzzs.cn/zonghexinwen/2022/0623/678.html

上一篇:口腔医学实习就业一体化、三纲融合医教协同研
下一篇:一项研究表明追求自由可能让人变胖,美国专家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投稿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